驅動中國2018年1月8日消息 近日,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智能機器人”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名單,本次共公示31個項目,國撥經費2.9635億元。
其中項目包括“新型仿生機器人機構設計理論與技術”、“機器人智能發育理論、方法與驗證”、“生機智能交互與生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技術”等。中央財政撥款分別為938萬元、899萬元、959萬元等。
過去一年人工智能大爆發,諸多科技巨頭開始布局人工智能板塊,而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。包括工業領域、服務領域、教育文化、金融領域、公檢法司、家居層面等。
我們看到廠房流水線上出現了大批工業機器人呈現“人機共舞”的畫面;位于日本長崎的“奇怪的酒店”竟然大多都是機器人服務員,而且獲得了“首家機器人工作的酒店”的吉尼斯認證。服務機器人不僅可以端茶倒水還可以聊天咨詢;既可以成為服務從業者的接盤者又可以成為老人、小孩的陪護者。
但關于機器人發展的利害關系討論一直很熱,引起爭議的有霍金的“人工智能威脅論”,霍金認為,“強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,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,要么是最糟的。雖然是好是壞我們仍不確定。但應竭盡所能,確保其未來發展對我們有利。”時至今日,關于“機器人搶飯碗”的討論從未停止。
記得《楊瀾訪談錄》的特別節目《人工智能真的來了》讓我們了解到人工智能不是束之高閣的,當人工智能替代繁重、枯燥的工作以后,我們人類能夠得到更多的自由和解放。楊瀾表示:“目前人工智能統治世界還是科幻層面的想法,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工智能有自由意識。”
而今國家撥經費近3億來支持”智能機器人“發展,讓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將會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,我們的探索、發現、懷疑、證明都將成為AI歷史車軸前進的美好注腳。
附: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智能機器人”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名單:
評論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