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讀】進入后疫情時代,促進經濟恢復就成為頭等大事。為此,全社會都在積極努力,想方設法,盡快促使經濟從抗擊疫情到恢復正常狀態。基于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,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來啟動市場。
秦儀||撰文
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之大,恐怕是出乎大多數人之意料。關鍵在于抗擊疫情的需要,人們居家隔離了近乎2個月,線下門店基本上也是關門歇業,除了日常吃喝用度生活品,其他商品銷售幾乎都是處于停擺狀態。
家電品除了少數健康家電外,傳統的大家電品類幾乎全部淪陷。可謂是,對家電消費的影響也是巨大。難怪空調龍頭格力董明珠就公開表示,格力一季度損失銷售300億元。可見,疫情對企業影響巨大。
怎樣在后疫情時期走出市場低迷,是擺在家電企業面前需要急迫解決的問題。這當然需求全社會來協同解決,除了企業以產品滿足需求外,各地政府推出的消費卷也是一個重要的解決之道。
消費復蘇正在進行時
4月8日零時起,湖北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,標志著國內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。十天后,4月19日中午12點整,武漢市第一期消費券通過支付寶等平臺準時投放。地方政府刺激消費的政策開始出臺落地。
來自商務部數據顯示,自今年3月以來,已有浙江、山東、河北、江西、廣東等多個省份組織發放了各種形式的消費券,激發了民眾的消費潛力,在短期內帶動消費回補,以穩定經濟的逐步回升。廣東省還從5月1日起,配合脫貧攻堅實施新一輪家電下鄉政策。
早在3月2日,山東濟南就面向景區、旅行社、影院、演藝場所、書店等推出2000萬元消費券,從而成為有據可查的最早消費券發放城市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3月底,已經有有16個省(直轄市)發放了總數超過四十億元的消費券。
而五一期間,上海啟動了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全球推介大會暨“五五購物節”,政府與企業派送了數百億的消費券。據央視報道,五一期間,北京、海南也在主要商圈由政府和企業組織促消費活動,據統計消費已恢復到正常期間90%以上。
事實上,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中,消費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、越來越明顯。消費已經連續六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,在2019年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7.8%,消費券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不言而喻。
在這次抗擊疫情的背景下,消費受到打擊和制約是顯而易見的。現在,抗疫已經取得根本性的勝利,消費市場正在全面復蘇過程中,潛在的消費可以說是一觸即發。而在這一消費復蘇過程中,最能體現生活品質的家電品,必將會成為消費的主要標的之一。
家電廠商應借勢啟動
中央對于發放消費券沒有明確統一的政策,但對啟動消費是持有積極支持的。各地對于發放消費券的情況不一,當然主要集中于關乎民生的商品上,對于家電消費的是否發放消費券,并沒有明確的政策。
因此,各地發放消費券是不是直接對家電有促進,很難一概而論。合肥4月28日發放消費券分兩到三輪投放,首輪投入6000萬元,其中:家電業消費券1500萬元。政府掏錢,拿出真金白銀刺激消費,顯然起到了提振當地消費的作用。
不僅限于政府,商家也在通過補貼來吸引消費者。4月24日國美正式啟動2020年“五一”大型營銷活動,據家電魂了解本次活動主題為“10億惠5天”,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發放10億元消費券,激活潛在消費變現。
五一期間,家電主流渠道都開展了大型促銷活動,以消費券等補貼形式啟動家電市場。京東家電5月1日全天銷售額高達去年同日的兩倍,創歷年五一銷售新高。蘇寧聯合創維啟動促銷活動,發起OLED優惠風暴,5月1日-5日,消費者在蘇寧線下門店購買創維77吋OLED電視77S81,可免費獲贈價值萬元的創維55吋OLED電視一臺。
可見,政府也好,廠商也罷,都意識到終端消費的重要。只有把產品賣到終端用戶手里,而不是在商流中來來回回打轉轉,那才是真正的實現了銷售的良性循環。而其中補貼,就是就是讓真正的用戶得到實惠情況下,愿意把潛在愿望變成現實。
因此,廠家也應該順應這樣的市場情況,積極配合政府的消費券以及商家的消費券等刺激消費策略,拿出自己的好產品回饋消費者,讓市場重新活躍起來。這樣才能從社會上促進經濟發展,從企業來說獲得發展機會,從市場來說獲得活躍的場景,從個人來說提升品質生活。
疫情是一個誰也不愿意看到的社會事件,任何企業、個人都不愿意去經歷。但這樣的客觀存在不會以個人意愿而轉移。既然對經濟發展,市場繁榮,居家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,我們就沒有回避的理由。只有從容應對,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,才能盡快回復到正常生產生活狀態。
評論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