驅動中國2023年1月11日消息,盡管現如今電視硬件堪稱白菜價,但這仍然無法說服消費者“看”電視,相信有不少人和小編一樣有很長時間都未曾開過家中的電視了,并將娛樂觀影的需求轉向智能手機。
寧愿用智能手機這樣的小屏,也不愿意選擇智能電視這樣的大屏,這就是目前的現狀。那么問題來了,智能電視為何遭到了用戶的“嫌棄”?
經過一番了解,我們就會知道,消費者不愛電視,問題直指電視收費亂象的問題,層出不窮的會員收費,實在讓人無法忍受,誠然,付費觀影時代,消費者也愿意以付費的方式來觀看影視內容,但購買了電視劇會員之后,很可能又會遇到某個綜藝節目也需要充會員,一充再充,似乎永遠沒有終點。
即便是對于那些已經購買了視頻網站的手機端會員的用戶來說,想要在電視大屏上暢快觀影真的不能夠,還需“補差價”。以某視頻平臺為例,超級影視VIP是全端通用的,折后包年價格是298元/年,但手機端同期包年價格為158元/年。作為手機端會員,原本只需要在智能電視上掃一掃登錄會員,就可以大屏追劇,可精明的商家亮出了電視端和手機端互不兼容的條款。有聰明的消費者開啟了手機投屏,卻往往只被允許投屏幾分鐘,如果想繼續觀看精彩內容,則提示請購買XX會員。
針對智能電視套娃式充會員的問題也引發了廣泛吐槽,近期就有演員李嘉明發布視頻 公開吐槽稱“以前打開電視就是電視,現在打開電視全是收費的,什么包月VIP,我買一個電視花大幾千,完了我還看不了,每一個項目得單獨收費,覺得特別惡心”。
一個不爭的事實,電視收費亂象問題引發了廣大消費者的共情,用戶直接諷刺“吃相難看”、“消耗信任”。對此,人民日報也評論稱,電視廠商創新營收模式本無可厚非,競爭快速成長的消費細分市場也符合商業邏輯。但產品更新,應當充分考慮消費者使用習慣、社會承受能力。
評論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